「全像理論(Holographic analogy)」創始人:倫敦大學物理學家大衛.波恩(David Bohm)及史丹佛大學神經生理學家卡爾.普力邦(Karl Pribram

全像照相術(Holography)可以說是「雷射立體照相術」,這一項科技已在現代電影中廣泛的被應用。電影《星際大戰》中,機器人投射出立體的莉亞公主影像;以及電影《絕地大反攻》中立體的死星戰略圖影像,都是全像的例子。

全像攝影(全息攝影Holography):是利用光學干涉和繞射原理所造成的一種「雷射立體照相術」。用雷射光以正確的角度投射於軟片上時,就會顯現出該物體之立體影像。將軟片分割為二小片或四小片,或八小片……,之後,每一小片用雷射光照射都可以顯現出該物體之完整影像,差別只是越小片則影像越模糊。記錄在軟片上的影像是沒有位置性的。

1.可以看到物體三次元立體的影像。2.必須以雷射光打光才看得到影像,否則外觀上看不出任何物像的痕跡。這一點據說全像片曾運用在情報秘密傳遞方面。3.光源重建時,必須以在特殊角度(也就是當初拍攝的角度)來入射,才能看到物體,我們可以在各個不同角度,拍攝不同物體在同一張全像片上,再在不同角度下將物像取出,因此全像片可以從事資料的儲存。4.物體影像是建立在全像片上的每一個角落,因此即使全像底片有破損的情形,甚至只要取出原底片的十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張,便能將物體的影像全部重現出來,有差別的只是重建影像亮度的問題而已。

有了全像後,許多以往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都可以用全像的特性來解釋,例如人腦為什麼可以記這麼多東西,因為全像不是一對一的記,而是用「波」來記,而且全像可以用不同角度之雷射光來記錄不同物體於「同一張」軟片上,所以,人腦若是全像性的,就可以記錄非常多的影像;同樣的,若你一時想不起來某件事,那就像雷射光照射的角度不對,所以顯現不出原來的影像。

而因為人的身體是全像式的,所以人身上的「小片」,如「耳朵」,可以發現對應全身的針灸點,另外的「小片」,如「腳掌」、「手掌」,也可以發現對應全身的按摩點。如果依此類推,宇宙的每一小部份都應該包含了整個宇宙。

摘自~《全像科技與萬法唯心造》潘定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