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!!!

問問住院的人就知道  !!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筷子雖然免洗 , 但是不免毒

看了就知道

請隨身攜帶自用折疊式筷子,以供外食時使用,可保長命百歲!!


免洗筷有多毒 六和國中生報你知

  更新日期:2010/04/27 04:11

【記者羅正明】日常用品中,什麼東西最毒?

平鎮市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飼養黑殼蝦,結果2小時蝦子抽搐、1天內死亡、5天後爛掉。學生用此項實驗參加科展拿到第3名。學生表示,免洗筷最毒,即便熱水燙過,也名列第二毒。

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參加全縣科學展覽包辦第13名,其中找出最毒日常用品這項最受矚目,因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。

指導老師陳念雯、梁思梅及學生劉冠志、蔡育儒、宋柏儒、謝皓任等人,透過實驗發現的最毒日常用品前3名依序是免洗筷、燙過的免洗筷、自助餐店裝湯外帶的半透明塑膠袋

宋柏儒等人先用500cc的冷水浸泡免洗筷,然後加熱到80度,再等到自然冷卻,前述步驟重複10次,再用這種水飼養5隻黑殼蝦,結果2小時開始抽搐,1天就死亡,經過5天後,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,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。

如果以這種水孵育綠豆芽、養殖浮萍,得到的結果差不多,5天內植物就會枯死。

燙過免洗筷 還是很毒

學生們再用熱水燙過免洗筷,丟掉燙過的水後再重新浸泡,也有前述重複10次浸泡冷卻後,拿來養5隻黑殼蝦,結果是第2天才死去,顯然免洗筷燙過後還是很毒。

學生們表示,重複10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。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、消毒之用。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。

學生們建議,能不用免洗筷,最好不要用,非要使用的話,一定要先燙過再用,減輕毒性。

毒性名列第3名的是半透明塑膠袋,裝湯後溶解出來的是雙酚A、可塑劑,實驗第35隻蝦就會全死光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你不知道的  MP3

耳道的功能是用來對流(耳鼻喉科醫師絕不會聽 MP3!!  

      聽神經跟脊椎神經一樣,一旦受損無法修復,所以幾乎所有耳鼻喉科醫師絕不會聽MP3,以免聽神經受到傷害。

    耳道的功能是用來對流
   
1995年去歐洲18天,一路上分配到同房的73歲室友,是一位重聽的退休將軍。

   
我問他何時開始重聽,他說女兒送的MP3戴著聽到睡著了,第二天醒來就聽不到聲音了。

   
耳鼻喉科醫師不聽MP3

 
   
報導/邱玉珍


   
有款有型的iPodMP3深受年輕人喜歡,也引發年輕人耳朵健康危機。
   
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,聽神經跟脊椎神經一樣,一旦受損無法修復,

 
   
所以幾乎所有耳鼻喉科醫師絕不會聽MP3,以免聽神經受到傷害。

   
呂宜興表示,連小孩跟他要求買iPodMP3,他都不淮,並會告訴小孩,耳鼻喉科醫師都沒有人戴,你敢戴嗎?

   
他說,這不是恐嚇小孩,而是聽神E7一旦受損,真的很麻煩。

   
他說,許多青少年喜歡邊走邊聽MP3,但大馬路上的背景噪音差不多有5060分貝,

   
   
為了聽得更清楚,必須開得更大聲,所以經常都在8090分貝以上。

   
他建議,常聽MP3iPod的民眾,最好改用全罩式的耳機,儘管看起來有點「矬」

 
   
但它可以有效阻絕外面背景聲音,音樂就不用開太大聲。

 
   
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  陳光超

   
最近也才89買一台iPod的陳光超覺得,聽力受損很難恢復,所以他聽iPod時都會把音量降至耳膜可以承受的範圍,

 
   
或是外接揚聲器聽也是一種享受。問到是否會讓兒子聽iPod?

 
   
馬上斬釘鐵截地說:「我才不會讓他聽,萬一聽力受損怎麼辨?」

   
陳光超說,長期使用內塞式的耳機聽音樂,將對聽神經帶來不可逆的永久性傷害,因為耳機幾乎貼在耳膜上,

 
   
儘管音量不大,長期下來還是會對聽神經造成傷害,一旦耳神經受損,就無法挽救

 
     
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仁鵬

     
王仁鴻表示,耳鼻喉科醫師知道MP3對聽神經造成的傷害,想聽MP3也會選擇全罩式耳機;

 
     
他強調,全罩式耳機雖然戴起來較「矬」,但它比內塞式來得健康。

     
長期佩戴內塞式耳機,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,產生噪音性神經傷害;

 
     
即使使用全罩式耳機,他每聽兩個小時,也會休息一下,絕不會讓自己的耳朵一直處於高分貝環境中

 
 
     
哪些聲音影響聽力?

 
     
聲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分貝數

   
吹風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60   90

   
除草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65   95

   
擴音設備 MP 3         >   90

   
營建工地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> 100

   
一般製造工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> 110

   
汽車喇叭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> 110

   
交響樂音樂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> 110

     
健身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0 120

    
飛機引擎聲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 > 140
   
       
資料來源
     
   
林口長庚耳鼻喉科主任吳哲民、

   
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、

   
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

 tn_20080224121758581[1].jpg

 

 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141x154[1].jpg 

可抵擋老化、疾病、不良生活負面影響…/基因組合對了 長命百歲

更新日期:2010/05/18 04:11

〔編譯管淑平、記者湯佳玲/綜合報導〕荷蘭與美國學者研究發現讓人長壽的基因組合,帶有這種基因組合的人,較能抵擋疾病、老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,這些人長命百歲的機率,比沒有這種基因組合的人高。

這個基因組合包括了與新陳代謝機制有關的ADIPOQ (脂聯素基因),十%的年輕人帶有這種基因,百歲人瑞身上出現機率將近三十%;另外十%年輕人有的CETP(膽固醇酯轉移蛋白基因)和ApoC3 (載脂蛋白C3基因),也有約二十%的百歲人瑞有這種基因。此長壽基因組合被以活到九百六十九歲的聖經人物「瑪土撒拉」命名。

「瑪土撒拉」基因組合很罕見,大約每一萬人只有一人能活到一百歲。研究希望,藉由找出長壽基因組合,能為研發出抗老化藥鋪路,延緩人類開始老化的時間,也讓人活得更長壽。

中研院研究員:長壽基因可能存在

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指出,膽固醇酯轉移蛋白基因(CETP)會讓好的膽固醇增多,載脂蛋白C3基因(ApoC3)負責代謝脂肪,兩者皆位在脂肪蛋白上,功能皆與代謝有關,每個人身上都有,但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表現,好的基因型越高,承擔病痛的風險就越小,她認為長壽基因組合是有可能存在的。

荷蘭萊登大學的斯萊布姆率領的研究,分析三千五百名荷蘭年齡逾九十歲的高齡者後發現其中一部分基因。紐約亞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巴齊萊教授領導的研究,分析五百多名人瑞及其後代的基因後,找出這組基因。

斯萊布姆說,長壽的人身上的疾病或老化基因並沒有比較少,而是有其他基因阻止引發疾病、老化的基因啟動,「長壽與基因和遺傳有強烈關係」。

研究發現長壽家族的生理機能與一般人不同,他們代謝脂肪和葡萄糖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,皮膚老化速度較慢,也比較少發生心臟病、糖尿病和高血壓,「這些因子都受到基因嚴密控制,我們在長壽的人身上發現與小孩身上同樣的特徵。」帶有長壽基因組合的人,較能抵擋抽菸、不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負面影響,出現與老化有關的疾病如癌症和心臟病等,據信也能延後多達三十年。

ap_20071027075320975[1]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febeauty 的頭像
    lifebeauty

    美麗人生拼圖

    life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